德育及公民教育組早會分享—承擔精神

不知不覺,我們已經踏入 2013年。在剛剛過去的 2012年中,不知大家對香港發生的哪件大事印象最深刻?對我而言, 10月 1日國慶日南丫島撞船海難最難忘,因為當天早上自己亦曾乘船到南丫島遊覽。當我知道慘劇中有 39名同胞無辜犧牲,不禁慨嘆人生變幻無常;但看見救援人員英勇的表現,卻為香港擁有最精銳的紀律部隊,包括消防、水警、飛行服務隊、聖約翰救傷隊和醫療輔助隊而自豪。

阿康與過百名海上待救者的故事

在這裡,我想向大家講述一位救人水警楊銘康,人稱「阿康」的英勇事跡。現年三十一歲的水警「阿康」,加入警隊六年多,曾駐守東九龍總區機動部隊,現隸屬水警南分區特遣隊,曾多次參與海上救援。國慶日南丫島海難中,最早趕抵現場的 3名水警中,其中一位就是「阿康」。

當日「阿康」與同袍接報趕至現場前,雖已預算情況危急,但實在沒想過要幫助的,是過百名在海上待救的市民。由於其他船隻無法靠近半沉水中的「南丫四號」,「阿康」所乘小艇駛向沉船露出水面的船艙位置,目睹數十人被困船艙內,不斷拍打玻璃求救。最後,「阿康」與同袍決定先救被困船艙內的乘客,以錘擊碎玻璃,趕忙抬出傷者。

在救人的過程中,由於災場情況非常混亂,「阿康」又為救人而疲於奔命,他並未為意船艙上空不斷有雜物掉下來。突然之間,重逾百公斤、約半平方米大小的鐵錨和鐵梯分別擊中「阿康」的右肩和背部,使他失去重心而跪下。但「阿康」卻一直強忍痛楚,負傷救人至乏力一刻,才告知同袍自己無法繼續。這時「阿康」仍在固定位置協助救人,頻頻叮囑同袍,要盡快救出更多人,又請求救護人員即時處理傷者。他目睹有消防員救人時忙亂至「甩鞋赤腳」,就主動脫去自己的皮靴相贈,以免消防員入船艙救人而被玻璃割傷。「阿康」在場留守協助,直至送走海面最後一人,在上級命令下,才肯送院檢查。經檢查後,證實「阿康」肋骨、膝蓋及右手骨折,須留院治理。在醫院中談及自己的工作時,「阿康」坦言加入警隊並非有甚麼偉大抱負,只想自己工作更有意義。他接受訪問時說:「我在執行海難拯救任務那一刻,只希望做好自己本分!救人是警察職責,受傷在所難免,我對救人受傷無怨無悔!」

捨生忘我為「承擔」


不知同學聽完「阿康」救人的故事後有何感受?救人的故事永遠最動聽,但令自己反思的是,到底有甚麼原因,令「阿康」會盡心盡力救人,甚至連自己的傷勢及性命都可暫時忘記呢?我想,答案只有一個,就是他忠於自己的工作及身份。「阿康」明白自己既然是一名水警,就有責任保障香港市民的安全。他已把救人視為終身大任,置生死於度外,小小的傷勢也因而變得微不足道,因他已達致忘我的境界。他在救人使命與獨善其身中選擇了前者。這種無比英勇的表現,煥發著人性光輝,實在不是人人皆可做到的。這種忠於職責與身份的精神,就是我們一直所說的「承擔精神」。

承擔—不是英雄主義,而是普世價值

我們每一個也有自己在社會上應有的身份、擔當的角色。例如我是一位老師,我就有責任備好我的課、教好我的學生,令他們成為將來社會的棟樑;又正如大家是一位學生,就有責任去好好分配時間學習,完成自己的課業,令自己於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,不致成為寄生蟲,終日無所事事。今天全日上的課我已經預備好了,責任已經完成了,問心無愧了;各位同學今天要做的工作又是否已經完成了呢?

若不是「阿康」與救援人員這班海難英雄,其「承擔精神」堅強無比,為了完成工作而發揮專業技能,把一己生死置諸度外,相信海難中失去性命的人會更多!很希望「阿康」救人的事跡成為大家的模範,令大家明白「承擔精神」的可 貴之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