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關學習通識科

這年頭,通識教育大行其道。「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」、「今日香港」與「現代中國的社會發展」、「全球化」、「公共衛生」與「能源科技及環境」等學習議題,予人包羅萬有,瓣瓣皆「通」,樣樣要「識」的印象。一群入世未深的中學小伙子,要承受社會對她/他們的錯愛與厚望之餘,能夠做到的,卻只是為如何「考」好這一科而迷惘,遠遠談不上「學」好;至於家長,更是愛莫能助。

前校長李民標先生,如此理解學習「通識」的關鍵:『語文好,通識也會好;語文不好,通識好極有限。這是常識,也是事實。』這是真知灼見。自此,學校為學習「通識」的語文定了調,起了個頭。語文是接收知識,表達意念的媒介,是學習的基本功,學「通識」要用語文,學其他學科,何嘗不是。但是學習語文,特別是表達能力,無論中英,都要時間浸淫,不能一蹴而就,對解決高中同學的燃眉困惑,是遠水,不能救近火。

累積知識、掌握原理、運用概念、多角度思考、分析社會時事議題的習慣與能力,不會有萬靈丹,一服見效。三年新高中的通識科的學習,也不可能會令人脫胎換骨吧!

其實,學習語文也好,學習「通識」也好,以至所有科目都好;無論在幼稚園、小學、中學,甚至大學,這些基本能力與全人教育,難道不是每個學科,每個學習階段所強調的嗎?一下子都算到「通識」的頭上來,只能怪教育當局,給它起了「通識」的美名,令人望文生義,期望老師與學生都有「通通都識」、樣樣皆懂這個美麗的誤會好了。

事實是,「通通都識」,從來不是「通識」的本意。或許家長、同學對通識的本意興趣不大,考評局高層盧家耀先生就「如何評估學生」的解說則相信更有吸引力。他說:「通識科的考試是一種『真實性評估』,我們要求同學能理解社會上的議題(事件),有所根據地提出明確的立場和意見。」說話可這樣理解:考的,不是生吞概念,活剝常識;更不是政府最後打算動用150億還是60億辦亞運等無意義的數據。考核的是同學融會貫通的能力;看他們如何理解、分析、演繹這些千變萬化的議題——其實不離一些基本概念與常識,然後用這些概念和常識解讀議題,發表意見。舉個簡單的比喻:情境一,媽媽給小明15元買零食,他用了5元買魚旦,6元4角買了一條巧克力,請問小明還餘下多少錢?情境二,王先生與同事一行13人吃年夜飯,結帳時他用信用卡先付了2500元,每位同事應該給回王先生多少?兩個不同的情境,要應用不同的數學概念來解決:情境一是加數與減數;情境二是減數與除數。學過數學的人,大概都會記得學習的過程:例子與兩道問題相似,只是情境不盡相同,概念來去都是加、減、乘、除。學習通識,原理相近;情境是真的社會議題,變化多端;概念當然比較多,也較複雜,至於用哪些概念去理解某個議題,當然不可能如數學的簡單易見了。

盧先生的話,概括有兩點:累積知識,培養能力。迷惘的同學,無助的家長,不妨把這兩點,加以演繹,當作學習通識的策略:譬如累積知識,時間上,何妨做隻清晨鳥,早吃蟲兒。心理學上早有定論,兒童、青少年的記憶系統發展得最好。所以家長們,同學不應待到高中才開始留意社會時事,世界局勢。越早養成讀報習慣,越易修成正果,機不可失!方法上,可以視、聽、行三管齊下。視者,是讀報、看電子新聞、看電視新聞;聽,是聽電台新聞、「風煙」節目、時事評論等;行,是指身體力行,參加社會服務、社會運動,如遊行、集會、靜坐等。行動最能激發青少年人的熱情,把握到一次契機,說不定受用無窮。

以上提供的例子,根本沒有新意,你我日常都做,可是,同學們卻不習慣這樣做。如果我們掉以輕心,以為「通識」的議題與概念的匹配,可以如數學公式般的代入;又或者,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未雨綢繆的意識,便只能待同學升讀新高中後,與他們一起,或者由他們一己,為茫無頭緒的「通識」迷惘。

還有一點。我們成年人的識見與閱歷,比孩子豐富;對社會、世界事務的了解,比年輕人深,不像其他學科知識,三兩年內已被子女追過了頭,不能佔領導地位,欲教無從。與其明天空急,愛莫能助,為何不趁今天大好時機,與子女結伴前行,按照生活的模式和節奏,由初中開始為他們安排時事常識積累計劃,與孩子們一起討論時事,為學好「通識」奠定堅實的基礎?

至於培養學生的能力,當是老師的份內事,責無旁貸,不是今次話題的重心,有機會日後再談。